世界:監獄/遊樂場?還是課堂?(三)
原文刊載於奇蹟課程中文網站:www.accim.org
奇蹟資訊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民權西路奇蹟課程讀書會之部落格摘錄自奇蹟課程中文版的內容,已經獲得奇蹟資訊中心授權合法引用。
本文選自奇蹟課程基金會 The Lighthouse Newsletter (Volume 20 Number 3 September 2009)
原作:Kenneth Wapnick, Ph.D.
原譯:張紅雲
中文校譯:Clare Wei & Robert
中文潤飾:桑
世界即課堂:成為快樂學徒的過程 我們從練習手冊的一段話開始,它簡明地總結了世界自誕生之初就具有的中性性質。此刻,世界成了一個課堂,在這裏,我們的新老師(聖靈)慈愛地指引我們怎樣賦予世界另一個目的:用寬恕取代定罪,自由取代牢獄。
既然世界的目的不是我指定的,那麼一定還有另一種看待世界的方式……。我把世界當作囚禁上主之子的牢獄。那麼,這世界其實是他能夠重獲自由之地。我願去看這世界的真相,將它視為上主之子尋獲自由之地(W-pI.57.3:2, 4-6)。
在學習將世界當成課堂的過程中,首要的是學習的願心。第185課一開始就說:
只說這句話(我要上主的平安),不算什麼。但真心地說這句話,卻涵括了一切(W-pI.185.1:1-2)。
就像哈姆雷特所說:「唉,這就是麻煩所在呀,」因為我們並非總是真心說這些話。擁有上主的平安意味著決定放棄內在衝突,而我們分裂的自我就源自這衝突,小我妄想出的它與上主之間的矛盾。放下我們曾經如此強烈追求,進而保護之的特殊的自我形象才是正念的決定。關於這一點,記住邁向平安的第一個障礙:你想驅逐它的欲望,也會有助於我們的學習(T-19.IV-A)。 我們回歸之旅的第一步是接受「學習其實是一個化解(unlearning)的過程」,這是世上真正的學習(M-4.X.3:7)。如果我們看不出自己對此過程的抗拒,我們就沒法繼續下去。對於這個企圖化解我們的存在核心的思想體系或老師,我們可不會高高興興地投懷送抱。
那無謂的夢把上主之子嚇住了,使他以為自己已失去了純潔無罪的本性,同時否定了天父,開始與自己交戰;再沒有比這更可怕的事了。這夢是如此的可怕,看起來又如此真實,他若頓時清醒過來,必然驚怖狂囂,冷汗涔涔……(T-27.VII.13:3-4)。
對於聖經所講的他的一生,J 兄指出我們是怎樣因著想要保護我們神志不清的自我,而瘋狂地認同了一個瘋狂失常的思想體系:
許多人以為我在攻擊他們,實際上我並沒有。瘋狂失常的學徒會學到許多古怪的經驗。你必須認清一點:一個思想體系若不加以分享,就等於是削弱它的力量。凡是相信它的人,便會認為這是對他們的攻擊。這是因為每一個人都與他的思想體系認同,而每個思想體系都是以你相信自己是什麼為核心的(T-6.V.B.1:5-9)。
正文中還有一段,類似柏拉圖的洞穴囚徒的故事,闡明了我們為何需要花費時間學習這一課程:
囚犯由於經年累月束縛在沉重的鎖鏈之下,餓渴瘦弱,欲振乏力;他們的眼睛長年俯視黑暗之境,已記不得光明了;即使在被釋放的那一刻,也不會歡欣鼓舞的。他們需要時間去體會自由的意義(T-20.III.9:1-2)。
因此,只有承認我們確有驅逐真理的欲望,我們才能意識到自己對真理的抗拒,這一步很必要,由此,我們可以接納學習必然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我們只需踏入這個學習的過程,我們的神聖導師必定因著我們的願心,每次一小步地帶領我們最終完成。練習手冊有兩處強調了逐步地、慢慢地學習的重要性:
我們只需看清這一點,所學到的就已不可限量了(W-pI.161.4:8)。
勿再拒絕祂要求你的這一小步了(W-pI.193.13:7)。
正是因為我們每次邁出一小步,每天學習一點點,我們才成了的快樂的學徒,聖靈願我們如此,這樣我們才能學會祂那涵容一切,旨在化解小我的寬恕課程:
聖靈需要一位快樂的學徒,如此,他的使命才能快樂的完成。死心塌地甘願受苦的你,必須先認清自己不快樂的慘境。除非你看得出兩者之間的明顯對比,否則聖靈無法教你,因你已把痛苦認定是快樂了(T-14.II.1:1-3)。
瞭解罪咎與懺悔之間的不同,可能有助於我們的學習。罪咎使我們執著於過去;懺悔幫我們記住教訓,不再犯同樣的傷害自己的錯誤。承認錯誤的願心(懺悔)讓我們可以重新選擇。與此相反,罪咎使我們我們壓抑錯誤。這必定導致錯誤不斷地重演,即使行為層面上並非如此,內涵上卻並無二致,這也就是佛洛伊德所稱的「強迫性複現症」。若不能抵制這種機制,我們永遠也別想走出小我的罪咎之獄。只有當我們願意承認錯誤,對我們給自己和他人造成的痛苦感到懊悔,我們才具備了真實學習的條件:謙遜。 我想起了幾年前的一次經歷。那時我幾乎是一個純粹業餘的單簧管手,腦子裏的音樂總是遠勝於實際的演奏。來過基金會羅斯科(Roscoe)之家的讀者可能聽過一場一年一度的田納西湖三重奏音樂會,在那場音樂會中,我非常幸運,能與兩位傑出的器樂演奏家同台演出,他們是費爾(Phil)和南希.布魯姆(Nancy Blum),前者是大提琴演奏家,後者是大提琴和鋼琴演奏家。從演奏水準上說,我與這個團隊太不相稱了。費爾,芝加哥交響樂團的資深大提琴演奏家,請樂團裏的一名單簧管演奏家勞瑞.布魯姆(Lawrie Bloom)給我上了幾節課。勞瑞不僅是個優秀的音樂家,也是一名好老師。他耐心地示範,指出我的演奏方法如何完全地錯了,我把簧片放進吹口以及固定簧片的方法不對,手的位置,指法,嘴唇和舌頭在簧片上的動作也錯了,更別提演奏風格了。 所幸,我做到了不防衛,接受了勞瑞的所有糾正。這樣,我才得以開始修正自己錯誤的艱苦工作。這裏的關鍵在於我對學習所持的態度,而不是演奏本身。這也反映出《奇蹟課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題——謙遜 vs. 傲慢,偉大 vs. 卑微。傲慢乃是小我對其自慚形穢的防衛措施,它從不認為有什麼需要學習的,只是一味地寧願自己是對的,而不是幸福的(T-29.VII.1:9)。與傲慢截然不同,謙遜的人樂於承認錯誤,他們知道這樣做會讓心靈選擇小我的秘密決定暴露出來。沒有這些錯誤,也就沒有修正那個基本問題的機會。這樣的態度使我們得以成為快樂的學徒(T-14.II),樂於將世界視為它當真可以成為的課堂,在聖靈的溫和指引下,他們一步步化解小我罪與咎的課程,最後必將憶起自性的莊嚴偉大。 我來重新表述一下這一點,我們必須認識到自己需要學習,需要認出我們在「形式」層面上的錯誤,形式上的錯誤反映出「內涵」層次上心靈所犯的錯誤。如果我們傲慢地堅持我們早已學會了,我們還能學到什麼?J 兄在練習手冊裏這樣說:「你通常不會反問自己已經界定明確的東西」(W-pI.28.4:1)。 練習手冊為期一年的訓練課程的核心,乃是促使我們認識到修正的必要性。我經常說的真正有意義上的完美練習(不幸的是,相當多的學員都以此為目標),其實是做得不完美,然後寬恕你自己。有一件事對學員們很有誘惑力,就是大家往想遵照文字的描述,想盡辦法做到形式上的正確,而不去實踐練習手冊的精神,即從錯誤中學習。這樣一來,學員們就敗在了特殊關係的石榴裙下了,特殊關係就是要用「形式」取代「內涵」。如果我們認識不到自己一直在抵制平安,又怎能看到自己微弱的對平安的渴望?我們若是不相信自己曾經做了一個決定,又怎能從我們所做的錯誤決定中學到任何東西呢? 關於這一點,我經常笑那些購買會報時的腕表的學員,他們這樣做以便不會忘記照練習要求每個小時,或者每小時六次地想到上主。不要過於信任自己純正的動機。這還不夠(T-18.IV.2.1-2),這種方式往往會破壞應有的學習機會。這些精進的人們確定他們是「好」學生,始終不讓聖靈插手他們的學習。這正是 J 兄在第 95 課要告訴我們的重點,整部課程中,他只有這麼一次如此深入地討論妄心指導下的學習方法。我要講的重點是,我們種種的「小」錯誤,正是那唯一的與我們的生命源頭分裂「大」錯誤的縮影:上主之子忘了一笑置之的瘋狂觀念 (T-27.VIII.6:2)。所以,問題並不在分裂之念的本身,而是我們把它當真了,相信它有毀滅愛的能力。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選擇了小我,我們都在重演那個最初的錯誤:
每一天,每天中的每一分鐘,每分鐘內的每一刹那,你只是不斷重溫那恐怖的時間幻覺取代愛的那一瞬間罷了(T-26.V.13:1)。
因此,生活中我們對人對事的反應可以幫我們化解本屬於小我的反應模式。因為犯錯而內疚,把它看成罪過,掩飾它以否定它的存在,假裝它從未發生過,亦或因為害怕犯罪,故意避開某種環境,這樣做只會使任何的療癒無從發生。這就是 J 兄在這一課中要告訴我們的。因為篇幅的關係,我們不能全文引用,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去讀。
你很清楚自己的心思缺乏訓練到什麼地步,也明白自己多麼需要在心念上下功夫。你必須意識到這個問題,因為它確是你進步的一大障礙。……這是你最常面對的誘惑:一旦忘了規定的練習,便認定今天徹底失敗而予以放棄。其實你只需認清這個誘惑的本質,它存心剝奪你修正錯誤的機會,故意讓你不想重新開始。 聖靈不會因你的錯誤而耽誤祂的教誨。只有當你不願放下那些錯誤時,祂才無法可施。因此,讓我們下定決心……心甘情願地寬恕自己的不精進……寬容自己的弱點,有助於我們忽視它的存在,不再賦予它任何力量來阻撓我們的學習。……你若未能達到本課程的要求,你不過是犯了個錯誤罷了。錯誤有待修正,如此而已。允許錯誤繼續下去,只是錯上加錯,使原有的問題變本加厲。我們需要捨棄的就是這種心態,因為那只是你保護幻相而抵制真相的另一種藉口(W-pI.95.4:4-5;7:4-5; 8:1-4; 9)。
將這段話轉譯為我們日常的經驗,訓練「心思」和「心靈」的必要性反映在生活中就是:監控小我的念頭,認出它們的防衛本質。關鍵是不要因它們而內疚,而是要把它們交給J兄來修正。每當我們發現自己煩惱、憤怒、內疚、恐懼、焦慮或消沉時,我們只須記得,所有這些反應都是阻止我們憶起自性的防衛措施,我們的自性只知道天堂之愛的一體性。 我來總結一下剛才所講的內容,若不能看著小我和它錯誤的思想體系,進而寬恕它,我們就會因為重複小我的模式而給自己定罪。因此,這個旅程的關鍵在於認出錯誤的真相。由於小我的思想體系深藏於潛意識,而我們已處於失心狀態,我們就需要通過錯誤的投射,從而認清心靈選擇了小我。現在我們來讀正文中關於這個問題的論述:
你判定自己是受天譴的,且將這觀點投射到世界身上。一旦把世界視為天譴,你就只會看到自己對上主之子所造成的傷害。……你看到的若是神聖及希望,表示你已加入了上主的旨意,切願他重獲自由。在這兩者之間,沒有其他的選擇。選定了某一方,你就會看到這一方的見證,並從中認出你所作的選擇(T-21.in.2:1-2,4-6 )。
同樣的原則也適用於我們的感覺和經驗,正文中有這樣說:「我必定作了錯誤的決定,因為我並沒有活在平安中」(T-5.VII.6:7)。只要我們感覺不到上主的平安,以愛環繞著所有人的平安,我們就可以確定心靈已經選擇了小我。 概括起來,當我們認識到唯有心靈的決定才能將我們置於天堂或地獄。我們就會看到到世界並沒有傷害我們,唯一能傷害我們的只有我們的欲望和心願。自由就在這個體悟中,我們不再「受制於超越我們之物,非我們所能控制的力量,罔顧我們的意願而逕自冒出的想法」(T-19.IV-D.7:4)!我們用練習手冊第一個復習課中的一段話來結束這一節的討論:
只要我願意,就能徹底化解這個世界,我怎麼可能成為它的受害者?我的桎梏已解開了。只要我真心願意,我就能甩掉它。監獄的門已經開啟了。我只須走出來,就能揚長而去。世上沒有什麼扣留得了我。除非我自願留下,否則不可能淪為囚犯。我願放棄神智不清的願望,而邁向陽光之境(W-pI.57.1:2-9)。
現在,我們終於能高高興興地離開黑暗的世界,進入 J 兄的已獲寬恕的光明之鄉,我們的日常生活變成了引領我們回家的,閃亮的指南針,璀璨的星河。 (未完,將繼續刊出「結語:「星河」」)
0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