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恕」和「一笑置之」搞得我很頭痛?!

2010/09/05 12:54

老闆你好 :
    我是昨天課程中途跑進來吃飯糰的朋友,吃完你的飯糰和參加完讀書會後,差點沒噎死,感覺這奇蹟課程果然不是拿來唬人的,而是真要下功夫的 (因為全程都聽不太懂,頭痛,冒冷汗,心跳加速……..) 我有一個疑問不知道課程中有沒有提到 :
     J兄總提醒我們要「真寬恕」,但現實生活中有些事我真的覺得或是我真的做了,且自覺違反良知或是某種戒律規範,因而感到不安慚愧。因此我真心請求他人原諒,並向他人求懺,或向聖靈 J, 或諸佛菩薩等表露悔意。這中間難道不是得先我們覺察某種小我的過失,先把某種過失當真處理,而不是只一笑置之?一笑置之?會不會太過份了點?我打了人,還可以一笑置之?這是哪門子的寬恕?我想這裡應該真寬恕和當真小我之間有個次第才是。究竟覺察是非及懺悔和寬恕人我, 這兩者是有所不同的嗎?
  
奇蹟飯糰老闆2010/09/05 11:57回覆
 
多謝你的頭痛,真的。這可能表示你有聽進去,但因跟過往的學習差異很大,因此產生這樣的身體反應!哈,也許你修進去了也說不定喔。倒是有個經驗,我們都是這樣過來的,有人第一次來,手心一直冒冷汗,有人愈聽心愈緊,通常我們讀書會第一次都沒什麼"奇蹟"或是光啦或是圓滿充滿啦,反倒是一堆相反的感受,哈哈哈。這比較符合我們飯糰的特色,就好像吃到麻辣豆腐,不流淚和流汗才奇怪呢。
舉幾段譯文跟你分享,原文刊載於奇蹟課程中文網站和部落格裡,,摘自肯尼斯的文章:
 
——以下摘自肯尼斯的譯文———-
 
另一個對於繼續走在回家路上也很有幫助的是,要記得你不會馬上失去自我。你會慢慢用比較開心的自我取代不開心的自我。變得多一點喜悅,多一點平安,多一些善意和溫柔;少一點憤怒,少一點焦慮,少一點恐懼和沮喪。這就是奇蹟課程所說的幸福美夢。(請留意:這裡的美夢不是指人間的外在形式,而是內心心態)美夢帶領你來到中點,而不是終點。奇蹟課程的目的是回到真實世界。帶領你回到真實世界的是,認清美夢也是夢,美夢中的形象也只是幻影。就算我比以前少發點脾氣,少點焦慮,多點平安和仁慈,仍然不表示我已經認同上主的平安。這些都只是到達平安之境的重要踏板,不代表最終的平安。這就是為什麼有四項「到達平安的障礙」。第四項障礙,也是最後一項,就是穿越面紗。其實,最後不是穿越,而是面紗消失於無形。但是你必須認出那個因為離面紗越來越近而增加的恐懼,必須認出穿越面紗的抗拒。唯有如此,你才會開始體認奇蹟課程所揭示的遠比你以為的多。
這不是一段走向幸福美夢的旅程。這是歸鄉之路。
———-
奇蹟課程通篇不談你做什麼或是不做什麼,是對還是錯。它只談改變你的心=靈,也就是改變你向之學習的對象。當你選擇J兄,你會帶著微笑在人生的道路上行走, 而且,你會越來越與這個選項連結。即使你正在經歷小我的戲碼,即使你周圍的人正在經歷他們小我的戲碼,你還是會掛著微笑。在已經將小我當真的狀態下,不去選擇加強它使它更像真的。你不去增長它的力量。你只是靜靜注視。拿這句話(指“靜靜注視”)提醒自己,不管幾次都不嫌多。
另一方面,使用 “和耶穌一起注視小我”這句話時要提高警覺,不要讓小我拿這句話來當作擋箭牌。這是一個常見的誘惑。要不然,你會老是說:「我生你的氣,我恨你,這些都沒關係。因為我和耶穌一起看著它─這個情緒。」「如果我拿刀子捅你也沒關係,因為我和耶穌一起看著它─這個行為。至少我知道把刀刺進你的心臟是一種投射。」糟糕的是,我常常聽到這樣的鬼話,不是指有誰捅了誰,而是人們扭曲了“和耶穌一起注視 ”的意義。用這句話放任小我,為它背書,在那樣的狀態下,他們無法誠實面對,不願承認自己對於憤怒和特殊性正樂在其中。
————
最值得注意的是,這裡談的是快樂的學徒,也就是在你知道自己有多慘以前,你不可能成為快樂的學徒。如果你很開心,很平安,對自己的生命很滿足,奇蹟課程就不適合你。還有很多其他的靈性道路,尤其是比較近代的,都可以給你支持。這個課程的目的是讓你看到,處在認同小我思想體系的世界,自己有多慘,不然你不會想要離開。如果這個世界很適合你,你怎麼會要看看自己的小我?你怎麼會要看自己的罪疚和仇恨?
 
直到你真正經驗這個選擇有多恐怖,多痛苦,你才會說:“一定還有另一條路”。這句話真正的意思是:“我的心靈裡必定有另一個可以學習遵從的,不一樣的思想體系,因為我目前所遵循的根本沒有用。”只要你覺得目前信念都很適用,奇蹟課程就不適合你,你也不需要它。你可能會因為它描述美好之境的優美文筆而喜愛它,但是你無法學到它的教導。這門課程教導的是 如何脫離夢境 ,而不是如何鞏固夢境。
 
———以上摘自肯尼斯的譯文—–
 
至於你提到的,所言甚是,在幻境中是有次第,但這都是個過程,我們也都是從覺察和批判小我的過錯開始往寬恕前進。只是隨著寬恕前進(寬恕是個動態式的過程,不是線性的過程),會愈發覺得,寬恕並不是請求別人的原諒,好像你真的做了錯事(這並不是奇蹟課程所講的「寬恕」)。因此在我們請求別人原諒以前,得先接納我們自以為做了錯的事,而透過此事把本來就在我們心裡面的內咎之情勾了出來,因此寬恕不是請求自己或是他人的原諒,而是寬恕自己因著內咎而做出後來的這一切種種心態。待內咎被接納與化解後,我們自然會為此而負起責任的,之後才算寬恕了自己,事件就可以 Let it go 了。如果覺得真的在行為上已違背了社會的標準而造成別人顯而易見的傷害,此時在沒有了內疚於心中的情況下,自然能帶著負責任的心態,前去請求對方的諒解或是接受社會的制裁(好比交通事故),方是真正的懺悔之意。如果是帶著內咎前去懺悔,那就會愈懺愈悔,反而鞏固了內咎,也就更當真了小我。因為小我的來源便是罪咎懼。
 
而所謂的一笑置之,並不是等小我化身成行為了,再來一笑置之,感覺好像是欠錢落跑,這種可不是一笑置之,這是對一笑置之這四字的誤解。而產生誤解的原因,也是對形式和實質內容的混淆。一笑置之,是在心態上對小我所產生的所有念頭及形式不給予批判,知道它就是本來設計成如此造做,如是如是,這沒啥問題,也干擾不了我的心靈和我對靈性的選擇。如果一個人真的做到一笑置之的心態來應對一切,自然也會一笑置之一切因小我造做而必須給出的接納。一切都會不當真地一笑置之。
 
就我所讀過的佛經故事來看,我認為忍辱仙人被肢節的故事,最能象徵一笑置之的內含。當歌利王節節肢節忍辱仙人時,仙人因對身體已沒有任何的認同及罣礙,因此能對身體一笑置之,也能對被砍一笑置之,如果被砍可以讓對方感到開心,那砍也無妨,就任他砍吧。最後歌利王跪在佛前請求原諒,佛陀說的便是一笑置之的心態展現,來世先渡你,砍了就好,反正我也好好的沒事,你也等於沒做,幹嘛為了你沒做的事要我寬恕或是原諒你呢?因此在奇蹟課程裡,何謂真寬恕?就是你以為弟兄做了,事實上他根本也沒做。因此真寬恕到最後是無可寬恕。我若沒有東西被傷,何須寬恕與原諒對方?
 
因此也許你也一樣,你根本什麼也沒做,而你以為你做了,因此便需要尋求寬恕與原諒,但若你將你認為你做的不好之事交託給聖靈或是J兄,請求他的原諒,這裡便會產生問題,因為:祂壓根沒看到你說的錯啊?那祂如何原諒你呢?因此我們需要的不是要聖靈原諒我們,我們需要寬恕的是那個看到以為自己犯錯的自己,也只有那個看得到罪的自己,才需要我們的寬恕與接納。
這裡說的你,可不是那個造做的小我,它不能代表你,雖然你已認同他很久了,也以為它就是你了。事實上,奇蹟課程是對那個能做出選擇的心靈裡那依稀由存的真實的你講的。因此我們得培養及重新訓練這個沉睡已久,但還是可以依稀聽到家鄉呼喚的你一個覺醒的機會。奇蹟課程便是協助我們培養,協助我們恢復記憶的工具。
 
你會自覺違反良知,表示你是很有自省力之人,只是你可能違反的不是良知,而是代表著良知的那些約定俗成的具體形式。而當良知已成為形式,那就失去了良知的實質內容,良知如今反成了束縛,使心靈不得自由的禁錮,這絕非良知的真意的。良知該是讓人感到自然地拳拳服膺的象徵和必然的選擇,而不是被逼出來的道德規範和務必遵守的戒律。
 
供你參考,謝謝你的參與,也更謝謝你的忍耐功夫,平日一定很有修養,才能忍受著自己的頭痛還跟著全程上完一次聚會。我才需要你寬恕我哩。下回再來,又噎了,請記得大聲抗議喊停。 

Categories: 奇蹟課程

0 則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