昱平畫作—–空性             創作起源:
http://tw.myblog.yahoo.com/kelly16826/article?mid=1038&prev=1124&l=f&fid=19
這是篇我內心讚聲連連的文章, 也是我在深層意識的蛻變中, 很相應, 也還在學習的體會過程

<持誦心經和操練真寬恕有無衝突?>

問:

我學奇蹟課程已經有四年了,也練完一輪練習手冊,不過對奇蹟課程的思想並不是很了解,所以在四年當中,我常常借助導讀和告別娑婆系列等書以及中文部網站的文章提醒自己記得我和他人的真相。

我的問題是我有持誦和默想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習慣,這對於操練真寬恕是否有任何幫助?
⋯⋯
因為我在想奇蹟課程畢竟和傳統的佛法修持是不同的路,也不知道心經是否合乎奇蹟課程的精神,我這樣做會不會是「同時拉兩張弓」呢?懇請奇蹟課程的先進們能給我一些意見!
                         大砲先生上
───────────────────────────────────────────────────────────────────────────────────────────────────

答:

大砲先生,

任何有形的宗教,各有不同的傳承背景,若由形式著眼,彼此之間的「異」常大於「同」。但你修的若是「無上心法」,超乎一切色與相,那麼,佛法也好,《奇蹟課程》也好,兩者不僅無礙,而且相得益彰。

《心經》顧名思義,屬於心法:「『無』色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眼界,『無』意識界……,『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說得不能再明白了:你眼前的一切都不是真的,唯有放下,寬恕,化解一切形、聲、色、相才能入道。

問題在於,大部分的信徒常懷著「有求有得」、「有對有錯」、「有悟有證」的心態在誦《心經》,求福德也好,求心安或求解脫也好,和《心經》的內涵早已背道而馳。不論你是誦念,還是書寫,甚至把《心經》編成歌曲或舞蹈,誦之舞之,儼然成了一門藝術或文化,但與道業卻風馬牛不相及。

《奇蹟課程》不再強調經典或儀軌,它要我們真正活出《心經》所指的實相境界,〈練習手冊〉第一課就說「我在這房間所看到的一切不具任何意義」,硬是幫我們打破世間萬物的虛幻

 
正因如此,你所看到的一切都不具任何意義。
正因如此,你所看到的一切,對你所具的意義,完全是你自己賦予的
正因如此,你並不了解你所看到的任何事物。
正因如此,你的想法不具任何意義;也正因如此,它們才呈現出你所看到的模樣。
正因如此,你絕不是為了你所認定的理由而煩惱。
正因如此,你才會因為看到了根本不存在的事物而煩惱。(W-7)

它的唯一法寶「真寬恕」不是真的要你寬恕「別人」,而是為了幫你開啟慧眼,看出一切純粹是出於你自己的投射。它苦口婆心地說了一千多頁,就是幫你寬恕「你認為別人做了,其實他並沒有做的事情」。這不正是《心經》告訴我們「『無』色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之意?你若不能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寬恕自己所見的幻相,即使把《心經》唱得滾瓜爛熟,要「離苦得樂」可還有一段相當遠的距離呢!

總之,《奇蹟課程》有意教你如何在人間(人際關係)「活出」佛陀或聖賢的教誨,而非信仰他們的宗教。它苦口婆心地一課一課教你「怎麼去看,怎麼去想,才能看到幻相之後的真相」。這與你信仰宗教毫無衝突,它其實淨化了我們的信仰,讓我們不再受宗教形式的限制,而直探聖賢傳法之「初衷」。我記得,在某次導讀《奇蹟課程》時,我做了這一總結,在此與你分享:
《奇蹟課程》,將宗教意識推進一大步:
它以「寬恕」,破判斷(等於修空性),
以「弟兄是救主」,破我執,
以人際關係當道場,破分別心,
「給就是受」,破二元,
「教即是學」,破先後高下,
「神聖一刻」,破時間,
「本來圓滿」,破修持。

如此,我們才可在苦難世界中作個「快樂學徒」。

你若還想進一步的了解,歡迎聆聽我其他的演講錄音。謝謝你為眾生提問。

若水

轉載自<奇蹟課程中文部官網>

        

Categories: 奇蹟課程

0 則留言

發佈留言